关于资本运营的一些思考

今年有一段时间都在思考关于一个公司的投资相关问题,因为往往那些天使投资人或者投资的公司注入的资本一般都是大于公司的利润的很多倍,这些钱说实话,如果靠公司一年一年挣回来,其实风险很大,而且需要很长时间,而且大部分公司,时间一长就会出现亏损,这种公司在互联网公司里最常见,因为互联网本身就是一个虚拟网络,到现在为止,这个网络还不一定是生活中必须使用的东西,因为我爷爷或者更年轻的我的爸爸都没有使用网络,所以这让互联网公司的虚拟服务收费还是存在一些问题。

但是这只是一个过程,互联网在成长,虽说不能完全替代我们的生活,但是至少会成为我们不可缺少的另外一种力量。所以这些资本家也看中了这块蛋糕,加上互联网创业起点低,所以吸引了很多创业者,这些创业者大部分都是没钱,相对其他方面的创业人来说,可以称之为穷人,这样一来,这个里面充满了各种各样的资本家和创业者,搞得整个IT产业那个翻天地覆,所以竞争也是越来越来大,在中国这种没道德底线的国度,那个竞争已经变成恶性竞争了,你收费那我就免费,你免费那我就倒贴,想想这种情况,资本家想等着赚钱,那还不如去卖豆腐去。那怎么办?

这个不用担心,资本社会还有一个更可怕的机构,这个机构是金融的支柱,就是股市,怎么办,把公司弄上市,先圈一部分钱回来再说,反正拿到钱走人,当然不是说的那么简单,因为上市有一点的条件,想把资金从上市公司拿走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但是的确是这个逻辑,这个并不是完全做不多,所以这些资本家会雇很多人去办理这种流程,所以一般情况都是成功的,这样下来资本家把钱拿走了,而创业者也拿走了一小部分,最后的窟窿谁补,当然有人补了,股民陪呗!

这是我之前想的逻辑,但是有一点我一直想不通,那么这样股民的结局不是铁定了陪吗?后来发现,只要公司盈利的话,其实股民也能赚到钱,但是这个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资本家是等不起的,但是普通的股民是可以等的,所以为什么上市会有很多的条件,这些条件都保证公司看起来是正常的,但是实际那看不是那么正常,但是至少算一个很公平的制度。

这样看来结论就是有钱的更有钱,创业者只不过是用来发家而已,提升了一个档次,可以把这次创业的钱循环投别人,然后成为资本家的一员,那么这个金融游戏就这么循环的运行起来了。

可能大家都还没明白步骤是什么,我再整理一下,创业->风投->A轮投资->B轮投资->C轮投资(一般到这里就结束了,也可以还得继续)->上市。

最后还想说点什么,最后大部分的钱都到了资本家手里了,其实资本家拿到的只不过是人类的过剩价值,什么叫过剩价值,我定义的是,除去自己生存所需要的价值外的剩余的价值,那么这些价值其实是有害的,比如我们每个人都有生存几十年的积蓄了,那么每个人都不会工作了,到时候人类的必需品可能就供应不上了,那么那时候的价值就会重新分配,这个分配可不是简单的说分配就分配了,基本上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战争,把过剩价值给摧毁了,人们都回到最初状态才能解决危机,所以保持游戏者饥饿状态是有必要的,但是过分饥饿也会出现生存底线的问题,后面还有一系列的问题我也没弄清楚,大家可以相互交流,先到这里。

打赏

One thought on “关于资本运营的一些思考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